第1360章 1347干坏事

第1360章1347干坏事

2025-10-21作者:左牵羊

第1360章1347.干坏事

骆一航开车,和齐若木从天汉一路南下。

过南郑进入川省。

从南江县继续往南。

到巴中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。

他们还没吃午饭呢。

骆一航索性转头下了高速,找了家小馆子,点了芋儿鸡、粉蒸肉,两碗巴州肥肠粉几样当地特色解决午饭。

呼噜呼噜吃的满头大汗。

肚子是吃饱了,但又把馋虫勾起来了。

没吃过瘾。

吃饱和解馋,是两个概念。

俩人出了小馆,看隔壁有家卖巴中罐罐饭的。

索性,进去再要一锅。

罐罐饭就是砂锅里焖熟的米饭。

拿荷叶盖顶,把饭焖至半熟后加入腊肉、火腿、肥猪肉、香菇、笋片、芋头等食材。

咕嘟咕嘟焖熟了,腊肉、火腿、肥猪肉的油脂都渗透进米饭里。

临出锅再铺上厚厚一层辣椒。

火辣辣、油光光、喷喷香。

砂锅底下的锅巴嚼起来嘎吱嘎吱。

美滴很,美滴很。

临走的时候,齐若木又买了一包提糖麻饼,带到车上当零嘴。

咬了一口发现是甜的又给撂下了。

然后就着这饼子就开始聊。

“我小时候那会儿,就奔着赶集的时候吃这一口火烧。小屁孩子没俩钱,五毛钱拿个烧饼裹驴肉焖子,俗话说天上龙肉,地下驴肉,你别管这肉是哪一块,那都是好东西,刚出炉的火烧用刀切个口子,把那和了香油的烂碎驴肉做的焖子往里一夹,往嘴里这么一送,一口下去饼也散了,焖子也化了,满嘴是又咸又香又鲜,那可比吃肉还美了。”

他是冀省人,老家保定下面县里的,考上农大之后才去的帝都。

保定那地方喜欢吃驴肉。

不过齐若木小时候家里穷,赶大集时候爹妈才给个一两块零花钱,那也舍不得买整块驴肉,也买不起。

就买块碎驴肉做的焖子夹火烧解馋。

焖子就是驴肉剁碎了,大集上的一般是边角料,碎的也看不出是什么部位,加上驴肉汤,加上淀粉,搅合成糊糊上锅蒸,让它定型。

就跟肉皮冻似的。

拿热烧饼一夹,它就化了,肉汤渗进饼里,饼皮子也带着肉味。

听着齐若木说起小时候的事情。

骆一航也来了兴致。

“我小时候倒是没你家那么穷,但零花钱也不多,小屁孩子拿钱干啥,也就买瓶醋买个酱油时候贪污个块八毛的。”

“好在我们家那边山多,嘴馋了就往山里钻,山里好东西多,还不要钱。”

“还记得小时候最惦记山里的野地莓,我们叫‘萢儿’。藏在草丛里面,红的发紫,指甲盖大小,一簇一簇的。你得拨开毛茸茸的叶子才能找见,一找到就是一大片,那股酸甜气直往鼻子里钻。”

“整根捋下来,一大把攥手里,也顾不得擦,一把都扔嘴里那才过瘾。”

“一开始酸的哟,得眯眼。等一会儿,甜味噌地蹿上来,满嘴清香。”

“然后把嘴唇染得紫红紫红的,不过千万别染到衣服上,不然回去就是一顿打。”

“有时候还能撞见野草莓,那个更甜,香气更足,不好找。”

“找着了舍不得吃,捧在手心里看半天……”

齐若木拿起麻饼,又咬了一口。

撇撇嘴又给放下了。

接着说道:“到帝都上学之后也穷啊,那时候城里的同学,每个月生活费有五百的,有一千的,我一个月就两百块钱,吃饭都够呛,大一的时候又没法勤工俭学,就这儿我一个月还攒下二十块钱,一年攒下两百块钱买个二手手机。”

“但那时候馋啊,来帝都上学,哪能不吃顿烤鸭。烤鸭是真买不起。九月份到的帝都,一直到了十二月份,我才一咬牙一跺脚,花两块钱坐公交,来回四块钱,去趟全聚德,买了一个鸭油酥烧饼。不舍得大口嚼,一点一点砸么着吃。吃着吧,感觉也就那样,算是圆了个念想。”

咋还伤感起来了?

忆苦思甜啊?

往常闲聊天时候齐若木讲过他的过往。

小时候日子是苦,不苦他也不知道用功,从山河四省考到帝都985,哪个不是头悬梁锥刺股,还得脑子聪明才行。

据他说,他上学的时候挺没自信的,一眼望去,好些个比他学习好比他用功的学生,他在他们县里都不拔尖。

结果上了大学之后,一眼望去,一马平川,跟华北大平原似的。

所以,到大二的时候就崭露头角,被杜教授挑走,跟着文英泡实验室,混迹在试验田里,祸祸别人的毕业论文。

他研究土壤肥料的嘛,没事就给别的同学田里加点料。

有的涨势喜人。

有的嘛……被追的满操场跑啊,最壮观的时候后面二十多个人追。

也正是由于广大同学们的“热情奉献”,他在毕业前就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。

研究生毕业后更是成为了国内肥料领域知名年轻科研工作者。

脸皮厚点,自称科学家也行。

都科学家了,收入水平自然就上来了。

别的不说,去个种植基地指导两句,收个六位数不过分吧。

人家还得感恩戴德的。

骆一航后山上那几十棵老茶树,就是齐若木去指导两句的成果。

咨询费收了三十万,但效果呢,那片茶场出产的茶叶上了一个档次,当年就多挣了三百多万。

这就是他的本事。

顶好顶好的干活壮丁。

——

两人一路聊着天,一路继续往南。

过了巴中、广安、绕过山城,进入贵州。

贵州跟山城挨着的就是桐梓县。

到桐梓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。

再进山不方便,索性在县城先住一夜。

骆一航又带着齐若木去了上回跟凌同杰过来时候吃过的那家鱼庄。

这也算是让他追随师弟的步伐了。

吃完了饭,俩人也没什么想逛的。

回到宾馆躺床上刷手机。

刷着刷着,骆一航突然坐起来,招呼齐若木,“走,带你干坏事去!”

“啥玩意?”齐若木蹭的坐起来。

莫名其妙的就跟着骆一航出了宾馆。

俩人也没开车,溜达着走了二十多分钟,快有两公里了,才到了一条藏在老小区里的商业街。

说是商业街,就是个有些商铺,有些摊位的市场。

就跟无数老小区边上的那种自由市场一模一样。

大晚上的热闹喧哗,都是附近居民在闲逛,充满了烟火气。

其中有一个摊位前面,排着长长的队伍。

比较特别的是,这条队伍里多是年轻人,看着不像本地的,没穿睡衣,而且脸上表情怪异,好像都憋着坏笑。

骆一航对照着手机看了几眼,拉上齐若木排到队伍最后。

“啥情况?大老远的过来就为这个摊子?你不是说要干坏事么?你打算把人家摊子掀了?”齐若木絮絮叨叨抱怨着。

一路上,齐若木怎么问,骆一航都是不说,卖关子都魔怔了。

气的齐若木真想把他打死,奈何打不过。

“洋芋擦擦?咱楼下不就有么?至于跑这么老远?小姑娘挺可爱的,笑的多甜……”齐若木探出头去看了一眼,继续絮絮叨叨的废话。

骆一航嘿嘿笑着,“等一会儿她就笑不出来了。”

齐若木闻言一惊,夸张道:“你丫不是想当怪蜀黍吧,拐小孩儿可犯法。”

啥人啊,脑洞咋这么大?

骆一航不想搭理他。

这时,排在两人前面的一个年轻人转过头,神秘兮兮说道:“你们也是来干坏事的?”

骆一航神秘兮兮点点头,“你也是啊。”

对方嘿嘿阴笑着,“都是,都是。”

“渣子都不留。”骆一航回以阴笑。

“酱都给她装走。”年轻人更狠。

“嘿嘿嘿嘿嘿~~~”

齐若木看看这两个人,只感觉莫名其妙。

这都哪儿跟哪儿啊!

——

可能是因为骆一航他们来的太晚,队伍也太长。

路过的有人看着好奇排了一会儿,总也等不到也就走了。

所以骆一航一直是队伍的最后。

齐若木等的不耐烦,已经跑去逛了。

随着队伍缓缓前行。

排了足足一个多小时。

终于快排到了,前面还有几个人,已经能看到摊子。

摆摊的是位妈妈,在摊位前忙碌着。

身边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,乖乖的坐在小板凳上,还在偷偷摸摸的数着客人。

数到骆一航这里,看到后面没人了,笑容越来越灿烂。

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,可爱死了。

这家小摊卖的是洋芋粑粑。

就是将土豆泥捏成饼状,放在铁板上煎至两面金黄,隔壁小孩都馋哭了那种。

再配上干辣椒、特制酱料还有折耳根等等,是贵州这边小吃界的顶流。

摊主看样子是摆摊老手了,捏饼、煎制、调味、装袋动作麻利做的很快。

但奈何每个人买的都挺多,三个五个的买,以至于队伍行进的速度还是挺慢。

而到最后这段,买完洋芋粑粑的客人都没走,全都站在边上,围着小姑娘愉快的嚼着,脸上带着坏笑。

好不容易,还有两个人了。

排在骆一航前面的年轻人打量了一下摊主备的材料,无奈之下,要了五个。

在摊主制作的时候还转过头冲骆一航使了个眼色。

骆一航拍拍胸脯,意思是放心吧,看我的。

这时齐若木回来了,手里好几个袋子,卤味、麻辣拌、配着酸萝卜的炸洋芋,还有一盒狼牙土豆,他还真不少买。

嘎吱嘎吱一边嚼着一边抱怨,“咋还没到,你就非得吃这家啊?来一口,还挺不错……”

骆一航摆摆手,“等会儿再说。”

年轻人拿着自己的洋芋粑粑离开,站到一边,满脸坏笑举起手机。

骆一航则上前一步,先冲着小姑娘说:“小妹妹,对不起咯。”

小姑娘瞪着大眼睛满脸迷茫,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大哥哥要跟她道歉。

接着,就看到骆一航转头问摊主,“大姐,还能做多少?”

摊主也不太明白,看了看自己备的材料,回答道:“大概还能做十个。”

骆一航大手一挥,“全要了。”

齐若木都惊呆了,“啥玩意?你要这么多个干甚?”

周围响起一片欢呼。

而小姑娘的笑脸,却从期待、开心、震惊,变成了这副模样……

——

第二天,一条视频在网上开始疯传。

#你们虫脆就是一群红蛋

起因是贵州桐梓县一位摆摊的妈妈,发了一条视频。

没卖完最开心的就是我女儿了……

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大口大口吃她妈妈没卖完的洋芋粑粑。

然后被一群“热心”网友发现了。

在评论区发出宣言【等着吧,明天让你女儿连渣渣都没得吃!】

摊主还没当回事,开心的回复了摆摊的地点。

结果,第二天排起了长长的队伍。

甚至最后一个帅哥,把所有剩下的洋芋粑粑都给包圆了。

他还跟小姑娘道歉。

小姑娘的表情,从开心,到震惊,到噘着嘴要哭。

简直太可爱了。

简直太坏了。

网友们看的这叫一个欢乐啊。

【哈哈哈哈,太坏了,干得漂亮!】

【此时女儿还没意识到,这是她最后一次吃到剩下的美味了】

【小女孩:这都是多么恶毒的叔叔阿姨】

【小女孩:小小年纪就经历了社会的险恶】

【社会险恶第一课,大馋丫头大馋小子们给上的】

【视频开头我以为是悲剧!视频结尾,还真是悲剧,哈哈哈哈哈哈哈笑不行了家人们~~~】

除了笑之外,还有很多人发现了重点。

【能给自己女儿吃,说明干净啊。女儿吃的那么开心,说明好吃啊。排长队没毛病】

【话说洋芋粑粑是什么?得有多好吃?】

【能把摊子往这边摆一下吗?就隔着一条小河。(IP澳大利亚)】

而发视频的那个人,还在视频评论区叭叭的讲,排在最后那大哥,说是走了半个小时,又排了一个多小时队,才赶上全包圆了。

这一下子更欢乐了。

【果然啊,干坏事时候不怕苦又不怕累】

但是,干坏事这帅哥看着怎么这么眼熟啊??

明星?演员?

【卧槽!猫猫头老板!!!】

【后面没买上的那个也有点眼熟……卧槽!土壤肥料大科学家齐若木,海南治理盐碱田的那个】

【……】

【……】

【……】

【他们俩也这么坏啊!】

(本章完)

正在加载...

logo
整本下载,畅快阅读
发现更多,书友互动